当天上午8时整,在学校集合整装完毕后,队员们兴致勃勃地踏上了游学体验之为旅。经过30分钟的车程后,到达本次社会实践游学活动的耕作体验目的地——塔洋红庄快乐家园。
耕作体验前,辅导员先给同学们介绍此次要种植的农作物品种——紫色圣女果,圣女果的苗是嫁接苗,根部是西红柿植株,茎和叶是圣女果植株,嫁接苗有几大优势:1.生长速度快;2.抗病能力强;3.植株枝繁叶茂,果实个头大,数量多,产量高;4.果实口感好等。接着给队员讲解耕作体验的安全注意事项、耕作农具的使用要领和耕作的程序。讲解演示完毕后,队员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耕作。
一、整地。根据庄园主预留的地皮,队员们拆除原来的豆架,拔掉已经凋谢的豆苗,铲除一切杂物,30名队员开始用锄头、铁铲和钯等生产工具翻地。队员们有的埋头挖土,有的在旁边观察。你累了我轮换,队员之间相互协作。大约用时3小时,面积约一亩的耕种用地已经翻遍,并分块垒成了一拢拢的埂。
二、放底肥。队员们按照辅导员的要求,打开事先准备好的6包羊粪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肥料,用塑料桶分装后将肥料均匀地洒在埂面上。
三、铺设滴灌喷水带和地膜。因为新型农业都是严格控制浇灌的水量,所以我们按标准操作,一来可以节水,二来可以节省人工。铺设地膜,可以保水保肥、不长杂草,且保持土壤的疏松度,使植物易于生长。滴灌喷水带和地膜铺设很快完工。
中午12时,上午的工序完成,队员们集中用农家午餐。然后午休,小憩。
四、种植。前期的一切准备就绪,开始了种植环节。队员们仔细聆听农耕辅导员讲解、示范圣女果的种植方法后,农耕辅导员将种苗分发每位队员,他们认真按照标准种植的方式,定好行距、株距,打孔、下苗、培土。大家挥汗如雨、认真劳作,一丝不苟地将圣女果苗种好。
五、浇水。在农耕辅导员的指导下,队员们按比例调配好定根剂,一株株给种苗浇水,生怕漏了一株。由于气温较高,土壤含水量低,为了保证每一株种苗都能存活,浇水完毕后,队员们还打开供水电泵,采用滴灌技术注水5分钟,使土地湿润,让每一株幼苗都“吃饱喝足”。
六、收拾生产工具。耕作完毕,队员们将生产工具悉数洗净,整齐地放置在指定的地方,以便下次使用。
队员们还在园区里体验了采摘无公害农产品,如豆角、柠檬橙、台湾番石榴等。
在市科协、团市委的长期关注的支持下,琼海市第一小学重视科技创新教育,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实践活动,为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学校还开设了创新教育特色课程,做大做强创新品牌。
此次农耕体验,让队员从校内走向校外,不仅让队员们学会动手,亲近自然,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辛劳与付出,体会到种植的期待与神奇,体会到收获的期盼与憧憬,更体会新型农业在帮助农民奔小康路上所起的巨大作用。
“ 创新体验 玩转科学”科普进校园活动暨琼海市第一小学少先队大队委秋季社会实践游学活动,让队员们在自然体验中感受“绿色家园”获得的快乐和幸福,是课本知识向生活的有效,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生活乐园”这样的场景中感受劳动的苦与乐,培养队员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队员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会尊重劳动与付出,,将会是教育给予孩子一生幸福的能力,成为队员受益终生的美德。在新型农业品种的选择、育苗、种植的过程中,实打实地培养了队员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使队员们掌握农业创新的技能,在他们种下幼苗的同时也播洒下农业创新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的种子。
作者:符永锋 图/文
编辑:shichuang